录入日期:2016-8-5 整理: 中华时代环球网名人字画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从小就喜欢艺术。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19岁读书时买的一件于右任书法作品,因为便宜。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我还是比较喜欢这几人的作品,包括罗中立、何多苓、杨飞云。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游于艺,勿役于艺。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市场、艺术家本人。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上万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我从没有认为我是收藏家,我至多自认为是一个很好的艺术投资者,收藏家太沉重,卖了都会有别人骂,我宁愿说我喜欢艺术,人生不把名利看太重。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提前看到未被发现的艺术家的价值。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买错的艺术品到现在我还不认为是买错,虽然它的价值不高。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吗?
A:留给孩子,我的下一代。
陈若茜
随着“山川蒙养20年”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和“黑土大地——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藏俄罗斯艺术油画展”近年在京沪两地的相继举办,台商林明哲的传奇收藏经历,以及他的收藏中为他带来最多盛名的川美艺术家作品和俄罗斯油画两大板块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且不止一次地被人们提及。
学艺术出身,毕业后转投地产业,却一直坚持艺术品收藏。迄今为止,林明哲已经走过了第48个收藏年头。他19岁念书时买的第一件作品是于右任的书法,而后又买入清朝皇族后裔溥儒和黄君壁的画,开始涉足收藏。
之后他购买过台湾地区第一代油画家的作品,也会光顾欧美拍卖会,购买西方油画。
回顾过往,他形容当时是“乱买一气”。林明哲说他当时绝无投资和收藏意识,纯粹是作为艺术爱好者,看到喜欢的绘画作品都要买。
改变发生在他踏足中国大陆之后。1987年为筹备一个画展,林明哲来到北京买下了周思聪、谢稚柳、李苦禅等名家的近300件水墨画,他的收藏观念也随之改变,他觉得收藏现代名家作品,收的精品数量不可能比大陆各博物馆多,除非选择当时大陆美术馆因缺少经费无力购藏或尚未列入美术馆收藏清单的艺术家。
第一次与川美艺术家见面,画家艾轩是引路人。“艾轩介绍说一定要到川美去。四川当时的"伤痕艺术"、"乡土艺术"已经非常出名,但是地处偏僻,到四川买画的人非常少。”
“艾轩告诉何多苓说有一个很好的台湾商家想要买他的画。”林明哲就到成都找何多苓,“那时候周春芽刚回国,我先认识何多苓,因为我很欣赏何多苓的绘画风格,台湾油画我看得太多,创作主题和形式语言都显得过于单调,我欣赏真正表现中国内涵的油画。何多苓当时手头也没什么画,说只有这一张画,问我要不要,就是那张《蓝鸟》。”而这张《蓝鸟》因为在角落放太久了,整个都是灰尘,后来脱落得非常厉害。等到十五年后,林明哲跟何多苓说,这张画脱落得非常厉害,想请他再修补一下。半年后林明哲去跟他拿回这张《蓝鸟》。“他一生中唯一重新再画的一张画就是《蓝鸟》。”
林明哲后来跟何多苓保持了长达十余年的长期合作。何多苓后来去到美国发展,又回到成都,屡次陷入窘境、急需用钱,都是林明哲帮他解决,何多苓也会陆续寄画给林明哲。“他离开美国之前,寄给我那幅《偷走的孩子》,画他离家在美国的心境,画中女孩拿着一个苹果,坐在大马路上,后面有一个风筝,无所依靠。他那张画寄给我,我就知道他一定是要回来中国大陆。”
到四川美院后,林明哲见到艺术家艰苦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令他触动很大,“我去看庞茂琨,他当时还是研究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和几个同学住在临街用铁皮盖搭的一个活动房,他的床铺跟隔壁的床铺是用一个窗帘隔起来的,画室也是非常小,作画的画布也很差,包括罗中立用的也是很薄的画布,而且大画都是用两张小的画布拼起来的。”
林明哲几乎买断了1980年代四川美院所有艺术家的作品,既包括罗中立、何多苓、张晓刚、程丛林、叶永青、周春芽等川美77级、78级中坚力量的作品,也有他们的老师辈杜泳樵、王大同、王龙生的画作。
“跟我合作的艺术家,我不会强迫他们怎么画,我一般都会鼓励他们画自己想画的,画新的东西。我认为一流的艺术家必须要有颠覆传统,超越自己的能力。”
事实证明,林明哲眼光独到,这批川美收藏,价格上涨了百倍不止。
而俄罗斯油画是他和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另一大重要收藏板块。凭借着苏联解体的这一社会动荡期,他的迅速反应力和行动力令他搜罗了至今仍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机构中所藏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批俄罗斯和苏联的绘画作品。
早在苏联解体前两年,林明哲就开始注意到俄罗斯油画。“通过对中国油画史的梳理,我发现如果要追溯中国现当代美术的源头,除了欧美艺术传统的影响之外,俄罗斯油画也是其中关键。”
1991年12月苏联刚解体,次年2月林明哲就随同曾留学苏联的美术史专家邵大箴、奚静之夫妇一同深入俄罗斯。西方的艺术机构、美术史学者根本还来不及反应,他们还看不到苏联时代这70年艺术家、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从1992年到1994年,3年5次深入俄罗斯和乌克兰,带走了1300多件油画作品,几乎涉及苏联时期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所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
“第一次过去时,俄罗斯的艺术家还不大愿意卖画,但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就挑几张画给我们。然而那时卢布每天都在贬值,等到卢布贬值到一比几千了,艺术家都开始恐慌了,画作就随便由我们挑。”林明哲说。这样大规模的扫画过程仅仅持续了3年,俄罗斯作为世界上艺术品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到1994年,几乎就没有艺术品可以再被带出境。
林明哲认为,收藏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提前看到未被发现的艺术家的价值,而这是需要付出时间去等待,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买艺术品不完全用投资者的角度,如果完全用投资者的角度,就会太精于计算,一旦有获利就会急于抛掉,失去拥有很多好画的机会,也会失去当一流收藏家的机会。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